首页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
400-887-6315
4008876315
chinacredit315@163.com
010000

惩戒信息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收到了授课老师苏湛发来的邮件,而此中“凡今剽窃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的内容,难免让人当头棒喝。在邮件中,教师还强调这22名学生之所以期末成果为0分,是因为被判定为剽窃,而这封邮件只是处置惩罚惩罚效果的通知书,告知其“此分弗成改”。

  讽刺的是,“科幻文学”选修的老师竟然给本人的期末成果判为0分,让部门受牵连的学生顿觉大梦初醒。这些活在“必修课必逃,选修课选逃”迷梦中的学生,似乎还在做着“选修课便是送分课”的黄粱美梦,认为这“只不过是老师的一时气话”,又可能“只是树立威名、杀鸡儆猴的做法”,更也许“气消了就改回来了”。不已经想,这位颇有秉性和棱角的教师,对此其实不承情,并且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别抱歉,别申诉,别求情”。

  等这些原来本来指望着“剽窃过关”的学生终于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老师是“动真格”,而绝非“做样子”。这位为国损躯、油盐不进的老师,毫不给出回旋余地,令这些指望着侥幸过关的学生,一时之间慌了阵脚——

  这和老师应许的纷歧样呀?明明选课之初老师和我们“约法三章”,课程成果由两部门构成,考勤占60分,信息,期末文章占40分。也便是说,即使期末的文章写得再差也能及格,为何我酿成为了0分?

  这和学长学姐教授的经验纷歧样呀?明明说苏湛老师博学儒雅,并且快人快语,讲起科幻故事也引人入胜,平时说话还常搀杂着文言文,颇具中国文人的古典气息,按事理来说这门课有这样的好老师应该顺利过关,为何我酿成为了0分?

  这和过去的经历纷歧样啊?选修课历来都是凭心情去教室,逃课从未失手,反正教室那么大,少那么一两个人老师也觉察不了,加上还有同学辅佐点名答“到”,怎么说考勤上也应该万无一失,为何我酿成为了0分?

  为何纷歧样?这既不是因为写作才气有着高低之分,也不是创作的文章存在优劣之别,更不是因为授课教师有好恶之癖,仅仅是因为,剽窃行为触及了底线,无法容忍。换言之,前者是身手问题,而后者是操行问题。身手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快速增补,但操行不端形成的污点却难以抹除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现在在网络上充当“剪刀手”猖狂复制黏贴丝毫没有反躬自省,现在向学长学姐厚着脸皮求历年作业稍加改编就上交,现在以为老师不会当真搜查便随意凑足字数交差了事,都给了这门满以为“及格万岁”的选修课一剂慢性毒药,终将饮鸩止渴,把“送分课”酿成为了“送命课”。

  剽窃判零分本便是理所因当之事,既是教学规章白纸黑字的规定所迫,也是惩戒失信舞弊者的规则使然。诡谲的是,为何某些传授论文造假,舆论口诛笔伐称“学术蛀虫”,而某些高校教师学术剽窃之时,媒体穷追不舍挖掘“黑历史”,大有“突破砂锅问究竟”的决心和勇气。可是,身份对象换成为了学生,时空场景换成为了选修课,就忽然变得格外“温情脉脉”,呼吁“不用如此严苛”,劝导“批评批评下就算了”,还有网友甚至发出了“遇上这种奇葩的老师,同情这些学生”的言论,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同是剽窃行为,难道还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难道国家课题直接引用他人的学术功效是剽窃,学生期末作业到网络上复制一通就不算抄袭?难道学生身份就应该成为“挡箭牌”,信用,而“不懂事”又能成为万能借口?

  成年人应当对本人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选修课给0分”不应该成为新闻头条,“打零分选修课老师”也不应该成为负面标签,“凡剽窃者皆黜落”也不应成为舆论进攻的焦点。反过来说,有这样当真负责检验学生作业的教师,有这样对心中存疑客观求证的教师,有这样在舆论风浪下能坚守底线的教师,才应该值得庆幸。

  选修课本就不应该成为“送分课”。所谓“选修课”,本应让学生选择的是兴趣快乐喜爱,是拓展眼界,信用,是陶冶情操,唯独没有让学生选择投机取巧和剽窃过关。

关闭